6月20日,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济光学院特聘教授、关工委指导团“五老”之一、李占才工作室主持人李占才教授受邀给我校2022届毕业生讲毕业最后一课《走进人间烟火 憧憬诗与远方》。本次课程通过云端举行。
李教授以“走出校门,人生路该怎么走?”为题发问,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人的几点要求出发,向同学们讲述了应该怎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理想是人生的发动机,信仰是人生的方向盘。”李教授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与全体毕业生畅谈人生,留下很多经典又走心的语句:鱼与熊掌不必兼得,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善于捕捉机遇,学会管理自己的目标;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健康体魄,健全心态;等等。最后,李教授寄语我校毕业生:“希望你们每一粒种子,在那一片你栖息的土壤里,长出韧性的根,发出茁壮的芽,开出绚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李占才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妙语连珠,毕业生们都深受触动,感慨万千,课程结束后纷纷在腾讯会议室留言。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李教授每年都会为同学们授新生第一课以及毕业最后一课,他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做好同学们人生的引路船,不断发挥着李占才工作室的名师辐射效应。
人生又开始了一段新旅程,愿2022届毕业生带着老师们的期望,以梦为马,不断前行,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部分学生心得体会】
毕业前的最后一课让我明白了对待自己所明确的目标,在追求的时候要向上看,但是当要去实现它的时候,我们要向下走,要低就。同时未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岗位上,确立目标后要勇于突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客观的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拥有自我思考判断能力,不盲目从众,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实现远大理想,奋发青春活力。
——护理系2019级护理8班 张珂瑞
听完2022届毕业生最后一课,李教授的话,让我受益良多。我知道了在今后的人生之中,我要学会把握遇到的机遇,对于人生而言,奋斗固然重要,但能否抓住机遇也是十分的关键。面对未来要有明确的目标,有抱负,有理想,激励自己不懈的奋斗,要鞭策自己不断进取。同时要学会放弃,放弃生活中对自己来说已经是负担的东西,停止自己不再喜欢的活动,不要明知不可为还要继续为之。听完这节课,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也懂得了如何把握。
——艺术设计系2019级动漫设计1班 王昳灵
今晚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腾讯会议参加了学校为我们2022届毕业生准备的最后一课,同济大学李占才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理想、信仰、机遇和目标的重要。经过济光三年的学习和沉淀,当我走出学校校门之后,迎接我的是很好的一条前进之路。近期我顺利通过了专升本面试,成为了上海建桥学院得一名预录取考生,我对未来的目标是顺利完成本科学习任务,拿到学位,同时积极准备英语六级的考试,由于本科我选的跨专业,所以对于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我已做好充足的攻坚克难准备。课余时间,我准备找一些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去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使自己的定位认识越来越清晰。感谢学校为我们准备的2022届毕业生最后一课,祝愿我的母校越办越好,培养更多的人才。
——经管系2019级工商企业管理1班 赵保生
同济大学李占才教授为我们2022届毕业生上了线上最后一课,为我们做了一堂走进人间烟火,憧憬诗与远方主题讲座。教授从母鸡与小鹰的故事、买彩票盼望中奖的故事等一个个用很多贴近生活有意思的小例子以具体可感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为大家未来的人生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李教授对我们说:天下的路留给天下人的,自己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路宽了,自己的路也会走宽,自己的路才是自己的。我们走上社会后,依然要谨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时刻铭记在未来的路上要勤奋,勤能补拙,智慧学习需要感悟,我们的后半生都要时刻学习,读书与学习感悟了需要我们自己去践行,见坑不跳,摸索适合自己的路,用勤奋铺垫成功。李教授在毕业最后一课上告诉我们我们要把毕业当做新的起点,踏踏实实,掌握本领,报效国家;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中有格局,眼中有方向,调整自己心态,锻炼强健体魄;要心怀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更要知党情、感党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护理系2019级护理7班 周婷玉
今天有幸参加了李占才教授毕业生最后一课,一个小时的经验道理传授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之路的意义,其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是“做正确的选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这个观点是大家熟知的,在这个年纪,我们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选择,但做出正确选择很难,我们要记住,路是我们自己在走,不能盲目走向花花绿绿贪得一时舒适,而要思前量后,明白利弊,再做选择。总而言之,即将步入社会,希望自己包括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能够在自己的正确道路上越来越出彩,非常感谢李教授对我们的教诲。
——建工系2019级工程造价2班 楼泽群
听了李占才教授演讲的毕业最后一课,让我收获颇多,其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临近毕业,我们即将踏上社会,面对生活和工作,我们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左拉曾经说过:“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绝不回头”。希望在接下来的路程中,能够坚定自己所坚定的,坚持自己所热爱的,填补自己所欠缺的,时刻保持一颗拥有勇气且炽热纯粹的心,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
——机电系2020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高职贯通2班 李成浩
今天上了毕业生最后一课由同济大学李占才教授给我们传授,他给我们讲述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钓鱼要符合自己的盘子,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一世,善良比聪明重要。聪明,是天分加勤奋;善良,是人生、是生活的选择。这些例子教会了我们从学校踏上社会的最后一课也是最好的一课,李老师从这些例子中来给我们讲述初到社会时该如何去做,如何去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还给我们树立好正确的三观,让我们到社会中去做一名新时代的好青年打下扎实基础。
——建工系2019级建设工程监理 高哲豪
转眼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即将开始新的征程之前,李老师为19级毕业生们带来了最后一课讲座,谆谆教诲深入人心。李老师告诫我们,青年是时代的主人,新时代中国青年一定要让“永久奋斗”成为最鲜明的青春底色,勇于砥砺奋斗,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通过这次的学习之旅,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其中。身为当代新青年,我们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与期许,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要学习榜样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学习先进理论知识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大脑,坚定自己的信心,为早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材而努力奋斗。
——学前教育系2019级少儿艺术1班 徐晶
今天上李教授毕业生最后一课,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李教授提到的见路不走,见坑不跳,他告诉我们伟人的成功都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奋斗,我们要学以致用,不照搬照抄,面对伟人所遇到过的挫折与困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习伟人不怕困难与挫折的精神。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我们,更应该以伟人事迹作为自己人生导向,学习伟人的思想与哲学,永远跟着时代走,在开创未来新美好生活中,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工系2019级建设工程管理高本贯通班 张佩豪
我们即将毕业,将要正式踏入社会,对我们而言学生生活就此拉下序幕了。我们共同在一起学习、生活了两年,这是十分难忘的一段经历。在毕业后,我们要面对的更加多,压力也会更加的大,但我相信这些都不会击败我们的理由,我们一定会勇敢面对。在未来的道路不断前行、不断进步的。我相信未来会是一片光明的,纵使有重重困难,但我终究会迎刃而解的。
——建筑系2019级环境艺术 耿辰莹
大学毕业,意味着每个人将为人生方向的开启选好阀门,学习生涯即将告一段落。最后一堂课,没有习题的讲解和紧张备考的威严氛围,有的只是隔着网线和屏幕传来的殷殷叮嘱。李占才教授说要走进人间烟火,憧憬诗和远方,进了社会就是走进了烟火气,与大学完全不一样了;他说理想是人生的发动机,信仰是人生的方向盘;他说选择很重要,但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选择,不要过于计较得失,把握当下;他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勇立时代潮头,勇于砥砺奋斗,勇于开拓创新;他说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善良比聪明更重要。三年时间,就像一滴水,就只一瞬间汇进了大海,然后消失不见。初夏的水波潋滟,晚风温柔,合上电脑就结束了大学期间的最后一堂课,也许以后这堂课会在迷茫的时候给我一点方向,又或许会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引导或阻止我做什么,但现在看起来总是在离别的伤感中掺杂些许迷茫。有些话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或许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午后我躺在沙发上,突然想起这堂课,或许会恍然,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啊……
——护理系2019级助产2班 管佳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当我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我们要用善良代替纠结,用情绪铺垫成功。我们要有理想有抱负,这样才会激励自己不懈奋斗,鞭策自己不断的进取。我们要不畏一切困难,越是艰险越要刚健勇毅。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放弃生活中已经成为自己负担的东西,停止自己已经不再喜欢的活动,鱼与熊掌不必兼得,必须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建筑系2019建筑室内设计1班 王湘婷
走出校园,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大家将遇到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也将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我相信,在济光的这一段学习、生活、抗疫经历,将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我会永远牢记济光求实求新,努力成才,在新的人生旅程上,以天下为己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机电系2019级计算机网络技术1班 王贝贝
通过最后一课,我感受到虽然毕业了,但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其实是步入了另一个转折点。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挫折和困难中,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地去面对它,挑战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今后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加精彩。以后要更加自信的面对一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让我们一起奔向幸福美好的未来吧。
——机电系201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 周浩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同济大学李占才教授主讲的《2022届毕业生最后一课》。李教授在开头提到他说的:理想是人生发动机,信仰是人生的方向盘。选择目标实现人生目标,就是之后的现实生活。要卷,要去努力,不能躺平,人得挣钱。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李教授说在法律和道德合理的情况下想赚啥钱就赚啥钱,人生要出彩,也不侵犯别人的利益,整一份活儿,不贪,芝麻捡到最后也是会很重的。毕业了,要进入社会了,希望未来能想到一些李占才教授的话,顺便鞭策自己,好好生活,好好赚钱,安于现实。
——艺术设计系2019级广告设计与制作3班 陈蒙蒙
听完李占才教授的讲座,我感受到三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记忆中留下了太多片段,有太多不舍,太多留恋。之前会有对未来的迷茫,但现在我知道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中社会要求我们不断地向前走,稍微停顿就会落后,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在,珍惜现在,我们要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未来的挑战。相信自己,努力把握,永远追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不断获取经验反思自己。让青春无悔。
——艺术设计系2019级广告设计与制作2班 郭可翔
非常荣幸今天能听到李占才教授所讲的毕业生最后一课。李教授引经据典,将名人故事以及个人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用他激昂的讲话为我们上了这最后一堂课,并且还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我们:“人生一世,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聪明,是天分加勤奋;善良,是人生、是生活的选择。”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后一课,这堂课可以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照亮了今后前进的道路。
——艺术设计系2019级广告设计与制作2班 朱晶琰
现在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人数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就业非常困难,并且对于马上就面临着就业的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焦虑,在“2022届毕业生最后一课”主讲老师的讲解中有效的冲刷了我的不安与焦虑,正所谓:正心、正行,方能正天下。本次讲座告知我们毕业生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即期望自己有个什么样的工作,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很多单位反应,大学生冲劲很足,但往往不够踏实。大学生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有一个适应过程,应尽快认清自己的实力,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学前教育系2019级艺术设计(少儿艺术) 王梦圆
2022届毕业生最后一课让我感触很深。大学是人生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周围有着很多的叉路口,而毕业意味着我们要选择—条路继续走下去。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和希望,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对未来充满着无线的遐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未来有自己的蓝图,在未来,我们会过自己的生活,而我对未来的想法,就是每天都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对的事,让自己更加充实。
——经管系2019级会计1 李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