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由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数字建造学院第一党支部和分团委联合主办的“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技能训练中的作用”专题讲座在杨浦第六阶梯教室举行。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指导团成员“五老”之一、“上海工匠”、木工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顾惠明,受邀面对面分享岗位上追逐梦想、实践梦想的奋斗故事,诠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师生爱岗敬业、技能报国,奋进新时代。
顾惠明在讲座中介绍了个人成长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名学徒慢慢成长为建设行业首批木工高级技师和优秀技师,从“上海工匠”到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优秀指导教练”,并创建了“上海市劳模工匠育人基地”关工委民办学校“五老”工作室。
他指出,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带徒授业——让技能有传人、授课讲座——让技艺得以传世、言传身教——让工匠精神得以传承。一个半小时的宣讲报告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与强烈共鸣,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顾老师直面困难、隐忍坚守的优秀品格,感悟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精髓与内涵。
培育“大国工匠”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又一个崭新课题。此次“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将劳模工匠精神具体化、细节化,引领广大师生重树“工匠精神”、争当劳动先锋、争做强国先锋、争做时代新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学习心得
劳动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今年是城院建校的第67周年,数字建造学院为我们请来了顾惠明大师进行演讲。
顾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学习木工的经历,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工艺品。通过这次的讲座,我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我意识到,当心无旁骛地去钻研某一件事时,就会忘记周围的一切,这便是工匠精神的实质。
学习同样如此,通过聆听顾惠明大师的经历分享,我更是深刻认识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贵在坚持,要取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过程,又或是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不断学习才能逐渐完善和提高自己。
——22工程造价1班 徐嘉仪
顾惠明老师则是以“技”名于世的大匠。面对城市的喧嚣,即使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他并没有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继续坚持着他的理想。
他以自身经历为我们授课,在技能教学上,他总结出“五步教学”法和“六要”原则,使学生们达到了“一听就懂,一讲就会,一动手就掌握”。
顾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们对于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以顾大师为榜样,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更多掌握技能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建筑工程技术1班 宋喆
聆听完此次工匠精神主题的讲座,我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所谓的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种对追求梦想的行动,一份奉献社会的担当,一份默默无闻的坚守。
表彰大国工匠,呼唤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而是对一切职业精神的呼唤,更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底色。他们是披荆斩棘的先驱,择一事,终一生,让“匠心”永远传承。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价值的奋斗故事深深感染了我,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新时代的城建学子,我们理应学习这种“工匠精神”,时刻以此鞭策着自己,改掉以往不够专注的态度,在各项工作中力争精益求精,努力在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道路上寻梦、筑梦、圆梦。
——22装配式建筑工程1班 胡仁贵
工匠精神代表着坚定执着、精益求精、创造与创新,它有利于发展与进步。
一流的匠人,必有一流的心性。匠人们不仅传承了一门技艺,更是传承了可贵的品质。
作为城建学子,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让自己从浮躁中走出来,从随波逐流变为积极主动,真正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不怕困难,保持积极上进。我们不断培养兴趣,学习本领,专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2设备工程管理2班 林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