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我院关工委“五老”指导团成员之一、建工学院顾惠明大师带领木工大师工作室团队成员方圳海、王宇扬,赴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为两个班级的80余位高三年级学生,带去了一次匠心体验课。课程中,学生们通过选材、黏胶、切割、打磨、封边、上蜡等多道工序,最终完成一个花格木杯垫。建工学院党支书记刘夏虹一同前往。
课堂上,顾惠明大师首先边讲边做,为学生们做每道工序的示范。花格杯垫需要首先进行选材,选用不同颜色的木条,拼接黏连形成不同的图案纹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学着使用点粘法和条粘法,充分发挥想象,拼接黏连不同图案的花格,然后套上皮筋,使木条粘接牢固。接着,同学们使用砂纸,对杯垫的几个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打磨,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打磨,毛刺和棱角被磨平,杯垫变得光洁细腻。木工大师工作室此次专门带去了若干小型机械,为学生作品做进一步深加工,经过开槽、倒角和嵌条,一个个美观又富有创意的杯垫诞生了。经过擦拭封蜡,杯垫变得更加精致,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将它放到桌上,试着垫保温杯,脸上洋溢着喜悦。
此次课程是木工大师工作室“工匠进校园”、“送教促成长”系列的活动之一,也是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开展社会服务,增强校外联系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接中小学阶段的劳技课、“匠心”课,简单易学又富有乐趣的木艺体验渐渐在中小学校中树立起“济光团队”的口碑。中小学生在“做中学”的同时,从大师工作室团队成员和建工学院专业教师的身上,也深切感受到工匠精神与传统技艺的闪光点。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学业处于关键阶段的高三年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劳育课程,不仅对培养其劳动技能,缓解学业压力有所帮助,更能尽早地帮助其树立劳动精神和职业精神。
“劳动最光荣”,通过劳动,学生们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有了极为深刻的体悟,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有了深入的认识。下一阶段,建工学院和木工大师工作室将持续深耕中小学木艺课程板块,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品牌,让匠心与技艺服务更多的社区和学校。
△顾惠明大师正在为学生授课
△学生们正在认真听讲
△学生们进行黏条连接、切割和打磨
△刘夏虹老师指导学生使用木工胶
△顾惠明大师展示完工后的杯垫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