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办学30周年丨木工大师工作室送教封浜中学③

发布时间:2023-09-22浏览次数:21

木工课程是一门包含数学、美术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在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专注力、自信力、系统性思维、塑造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922日,我校关工委指导团成员“五老”之一、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行先试基层组织人员之一、“上海工匠”、木工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顾惠明带领工作室团队成员郁勇勇,赴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为两个班级的80余位高三年级学生,带去了一次木艺与力学相结合的反重力装置体验课。

在体验课上,顾大师为学生们进行工艺流程操作演示。反重力装置共有10根木料组成,这个装置由上、下两个相同的支架和三根蜡线构成。上面的支架,一共收到了四个力:重力以及这三条棉线对它的拉力,它们的合外力为0。顾老师通过划线——锯割——打孔——拼装——穿线——调整线段长度等工序。当制作出来的反重力装置的上部支架悬浮的时候,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结束示范后,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开始操作,锯割木料的声音使整个课堂瞬间热闹起来了。当他们通过两节课的操作制作,搭建出了一个稳固而又美观的模型时,同学们纷纷感到自豪和满足。

本次反重力装置体验课,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和工程力学能力、空间想象和手眼协调能力。今后,建筑工程学院和大师工作室将依托木艺与多学科的融合,为各阶段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反重力装置原理 

上、下两个支架受到中间一根短棉线对它向上的拉力,而其它的力是向下的。将中间短棉线下面的连接处看作杠杆的支点,整个支架并不是左右对称的,整个中心位置偏向一边,这一边就形成了一个力矩,而另一边的两根长棉线对支架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的力矩,恰巧平衡掉重力对它的力矩,当重力产生的力矩与长棉线产生的拉力的力矩互相平衡的时候,上面的支架就能完全自主的悬浮在空中。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工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