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热爱生活 全力以赴
专注自身 翩然绽放
她们专注投入 充满力量
以勤为底色 耕耘万千领域
她们温柔坚定 履职尽责
用真心护航济光学子成长
今天,致敬济光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她”!
为表彰本年度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作出贡献的优秀女教职工,更好地激励广大女教职工在新时代学校改革
发展中建功立业,学校对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称号的经济管理学院、9名校级“三八红旗手”、4个校级“三八红旗集体”进行表彰。






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
每一个奋斗的她们
都值得被称赞
每一个追梦的她们”
都是新时代最美的风景
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
经济管理学院

她们说:“做初心不改,信念不移的经管人。”

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女教职工在学校党政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她们围绕党建引领、服务教学,凝心聚力、情系师生,强师强教、书写“匠”心,产教育人、共育人才四个方面强化学生技能,校企共育数字经管人才。近五年来,学院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优秀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类)二等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上海星光杯职业技能大赛一等二等奖等共计50余项荣誉,数字化商务运营管理专业群获批上海教委高水平高职专业群、会计专业获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程思政示范课和示范团队、市级精品课程等荣誉。
校级三八红旗手
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学院
王芳

副院长、副教授、硕士
任教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专研业务,积极参与教活动,探索教学新法、充分贯彻课程思政与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因材施教,认真完成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各项内容,主讲课程中有三门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她说:“心灵启迪,点燃学生内心明灯。”
建筑工程学院
葛东霞

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上海市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人才培养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获评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指导学生2017-2019连续三年参加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荣获团体二等奖1项、三等2项,指导学生2019年、2021年参与上海市第八、第九届、第十届“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获2023年度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她说:“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学前教育学院
方慧

院长、副教授、博士
始终坚持对于自身专业领域、教育教学与学术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钻研高职教学规律、提升课堂教学,不断积累高质量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实践教学成果。所领衔的教学团队所开设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获评2023年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与体育大类)“优质课程”。2021年、2022年连续获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育与体育大类)“团体二等奖”。

她说:“初心陪伴成长 智慧浇灌心灵。”
经济管理学院
周烨

专业主任、讲师、硕士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约440学时,承担多门专业及专业群核心课程的教学。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实践。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完成智慧银行模拟实训室、金融综合实训室改造工作。深化产教融合,多措并举,增强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她说:“不忘初心,不负所托。”
基础部
马梦晨

专任教师、助教、硕士
承担《高等应用数学》的教学任务,运用多元化教学理念、评价方法对课程进行教改研究并实施。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雨课堂”+“学堂云”平台建设在线课程,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她说:“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组织部
张倩倩

专职组织员、助教、硕士
202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公民办高校共建下的民办高校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研究》完成立项,将于12月份结项;202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上海市组织系统调研课题《公民办高校共建下的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工作机制研究》完成结项,撰写结项报告一篇。2023年3月起被选派到同济大学挂职。

她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护理学院
姜俞英

行政秘书、护师
作为助产专业的她,临床经验丰富,积极承担基础护理和助产的实训课程,结合临床的实际操作要求,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验收情况,安全有序的落实实习分配;负责护理学院GPM平台的管理,组织安排学院线上护资考证辅导及报名工作。

她说:“有爱团结,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人工智能学院
罗荣

专职辅导员、助教
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五年以来,政治信念坚定、师德师风优良,曾3次获得学校 “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自身素质能力过硬,通过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考核,2次参加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骨干研修班;曾获2022年度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2021年度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基础知识大赛一等奖,荣获2019-2020年校级 “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21年宝山区 “征兵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担任学院团委书记期间,带领人工智能学院团委参评并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活力团委”称号。

她说:“心存美好,微笑前行。”
教务处
王阳华

教学管理专职人员、中级、硕士
负责教材管理、兼课教师课酬结算、教学计划、大纲、进度表等校对编排、期中教学检查、语言文字等工作,积极选用优质通识课程资源,扎实做好公选课程实施管理,工作规范细致,耐心有序。

她说:“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校级三八红旗集体
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团队

她们说:“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

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队伍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围绕“三全育人”目标,以团学为平台,以生涯规划为主线,坚持思想引领,带领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人工智能学院在“济光人工智能”微信平台创设“读原著 悟原理 感悟思想伟力”《习近平著作选读》栏目,邀请党员、发展对象读原著、分享学习感悟,得到了师生的关注好评。
学前教育学院

她们说:“凝聚力量,创造辉煌。”

学院紧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背景,充分运用学校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立完善混合教学模式。坚持“站稳3-6,延伸0-3”建设目标,聚焦中心工作,整合多方优质资源,积极申报高本贯通,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依托新建实训室的产教融合新型实践教学空间,以“数字赋能、校园融通、多元评价”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升级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进一步发挥好教研室的实体功能,强化前瞻规划意识,切实提升教研活动质量。勉励青年教师们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项赛事、教科研活动和课题项目申报,学院成立至今,女教师获奖共计近三十项,进一步拓视野、提能力,在课堂中历练,在项目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砥砺前行。
建筑工程学院

她们说:“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共谋发展。”

学院紧紧围绕院校要求和部署,统一思想,相互协作、将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匠人”精神作为主线,持续进行专业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已有2个市级教学团队,市级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各1个;率先设置了建设工程管理高本贯通专业1个和2个中高贯通专业;建设了2门市级精品课程;获得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学院将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对接,将“匠人”的精神通过对教学资源建设的精益求精、教学内容设计的反复推敲言传身教、通过指导系部分团委学生会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党支部共建、内部挖潜进行“匠人”精神培养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济光的“她”用实际行动
彰显着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愿她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
继续闪耀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