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进校园 | 经济管理学院开展“远洋逐梦 匠心领航”讲座

发布时间:2025-06-06浏览次数:10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保持创新精神,勇于挑战自我,6月6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劳模工匠进校园”暨经管学堂第39讲活动在图文中心视听室顺利开讲。讲座邀请到光明集团水产集团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围网船队总船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金卫国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金卫国老师以“远洋逐梦,匠心领航”为主题,分享其从基层船员到行业标杆的奋斗历程。上海科技学校网络营销教研室主任吴岚老师、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围网船队工会干事王宇老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迺英教授等也莅临现场,活动由刘雨婷老师主持,经管学院6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催人奋进的成长课。

活动伊始金卫国老师从公司发展历程切入,回顾了团队从2002年引进首艘旧船“金辉1号”的艰苦创业期,到如今拥有12艘远洋金枪鱼围网船(占全国总量1/3)的规模化发展之路。他生动描述了早期船上“铁锈遍布、蟑螂横行”的工作环境,以及通过技术革新逐步实现船队现代化的蜕变——从购买旧船到自主建造1.8亿造价的新船,从依赖台湾技术到建立自有“金枪鱼围网鱼柳加工厂”突破国际合作壁垒,展现了中国远洋渔业从“跟跑”到“领跑”的拼搏精神。

接着作为三代劳模传承的代表,金卫国老师以自身经历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核心: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与勇挑重担的责任感。他回忆初工作时借望远镜拍照向父母报平安的青涩时光,分享在中西太平洋岛国克服45℃高温、语言障碍和技术封锁的经历——为掌握金枪鱼围网技术,他带领团队研究洋流规律、改良捕捞工艺,甚至通过海鸟雷达观察生物链定位鱼群。当谈到拒绝其他企业年薪多于所在企业的挖角时,他强调公司培养之恩不可负,彰显了职业忠诚与家国情怀。

尤其令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的是,金老师倾注大量心血,领衔创建“金卫国技能大师工作室”,无私地开展“传帮带”,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更是人才培养的“练兵场”。他介绍工作室通过“1+1”、“1+2”带教模式培养出多名新生代船长,其中90后、00后已进入核心培养梯队。团队研发的“人工网引鱼装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通过帆布材质改良保护鲨鱼生态,既提升捕捞效率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成果印证了“在实践中创新,在传承中突破”的发展逻辑。

随后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工匠精神的核心品质”“远洋作业的最大困难挑战”等提问。金卫国老师以“下网时需预判鱼群动向150-200米”为例,说明“稳、准、快”的技术要求背后,是成百上千次实践积累的“肌肉记忆”与责任感。他寄语青年学子:“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走上岗位后要肯吃苦、敢担当,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本次活动作为学院“劳动教育”与“职业规划”结合的特色课堂,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劳模工匠的人格魅力,更通过行业前沿案例拓宽了专业视野。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经管学堂”平台,邀请更多行业先锋走进校园,引导学生以奋斗者为榜样,在时代浪潮中找准职业定位,书写属于新一代的青春答卷。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工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