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老师们都进入了新学期的忙碌中,上课、带班、教研推进,千头万绪的工作同时展开。同时上海工匠、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实训组主任、关工委特聘“五老”指导团成员顾惠明,也迎来了新一批大一学生。这个学期,他要负责200余名学生的实训课程,从模板工程到钢筋翻样,再到砌筑、抹灰,环环相扣、任务繁重。“第一周新生刚报到,我们老师就得马上进入准备状态了。”他说。
顾惠明出生于木工世家,自幼在父亲手把手的传授中打下技艺基础。成年后,他在企业历经磨炼,还曾自主创业,参与多个房地产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施工经验。七八年前退休后,顾惠明站上讲台又开启了自己的职业新篇,将这些宝贵的实战经历,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传授给更多年轻人。“从前是父亲带出了我,而现在我能把技能教给学生,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升级。”他开心地说道。
在日常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对照图纸,从放样、配料做起,按步骤完成切割、制作与安装,所有工序“当堂过关”。他反复强调,建筑业愈发工业化、标准化,对人的要求反而更高——既要会干活,也要能组织、能沟通、懂规范。“技能要全面,才更有竞争力。”顾惠明说。他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用自己的方法去诠释教育的意义。

(转载自|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