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匠、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实训组主任、关工委指导团“五老”成员顾惠明大师携工作室成员郁勇勇,在上海工会夜校举办的特色活动中与众多职工共襄盛举,探索技能提升与文化生活的新融合。
工会夜校作为上海工会创新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提升职工素养,拓宽发展空间。其课程设置围绕“思想引领”、“文化艺术”、“生活美学”、“运动健康”、“技能提升”五大核心板块,从劳模宣讲到工匠技能实操,既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又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师资力量方面,夜校汇聚了科教文卫体领域的专家学者,更以劳模工匠为引领,他们带着一线实践经验走进课堂,成为劳模精神的传播者和技能教学的实践导师,让职工在学习中汲取榜样力量,掌握真才实学。
工作室团队为本次工会夜校活动特别设置了8次课程,每周三晚上19:00-20:30进行,专为在职职工设计,课程安排在晚间及周末等非工作时间,确保职工能够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参与学习。课程项目涵盖了鲁班锁、碗盆架、反动力装置、永生花、木质小汽车、葫芦雕刻、木梳。
以鲁班锁为例,这门古老而精妙的木艺技艺在夜校课堂上焕发了新生。顾惠明大师亲自授课,从鲁班锁的历史渊源讲起,再到其结构原理的深入剖析,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学员们在大师的指导下,亲手挑选木材,运用传统工具进行锯、凿、磨、拼接,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耐心与技巧。当一件件精美的鲁班锁在学员手中成型时,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个人技能的一次飞跃。
课程教学上,顾大师采用独创的“五步教学法”——一展、二讲、三演、四指导、五点评,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充分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这种互动式、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深受学员喜爱,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有位职工感慨地说:“在这场‘夜态盛宴’中,顾老师以独特的技艺,为都市职工打造了下班后的第二生活场景。在这里,夜晚不仅是休闲的延伸,更是活力生长、技能提升的黄金时光。”另一位职工则深情地表示:“与其说是兴趣班,它更像是成年的少年宫、上班族的晚间派对,是一种精神SPA。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灯打开,照亮的不仅是申城的夜空,也是职工们通往灿烂未来的道路。”
更有职工深刻指出:“无论是市民夜校,还是市民日校,这种‘错位’的背后,是上海市民对生活共同的热爱与追求。年轻人学养生,是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老年人学技术,是对品质生活的向往;二者本质上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探索。正如学员们所共识的,追求健康与热爱生活,从来没有年龄的界限。”一位工作人员也感慨道:“无论年龄大小,大家走进课堂的初衷都是热爱生活、追求健康,这份热情本身,就是最珍贵的收获。”
同时,工作室团队对工会夜校的深远影响感触良多。这里不仅是职工们技能提升的摇篮,更是他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工会夜校便成为了都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职工们在这里忘却工作的疲惫,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和技能的磨练中,享受着技艺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