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榫卯连古今 非遗薪火映滨江 ——顾惠明携木作绝艺亮相宝山非遗造物集

发布时间:2025-10-06浏览次数:10

我校关工委“五老”成员、上海工匠、木工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实训主任顾惠明——这位深耕非遗技艺数十载的手艺人,在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木作对话”,让传统木作工具制作技艺在宝山滨江的秋风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个长假,由宝山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遗”想不到“艺”乐无穷——2025国庆中秋宝山非遗造物集正在宝山滨江火热进行中,活动将持续到10月8日。作为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载体,本次非遗造物集以“可观、可学、可创”为核心理念,通过非遗造物集、非遗美育体验、非遗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打造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技艺与美食的狂欢。在这里,每天开启非遗“盲盒”,宝山鲖鱼烹饪技艺、罗店彩灯、罗泾十字挑花技艺、大场花格榫卯技艺、木作工具制作技艺,20余项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如“每日盲盒”般轮番登场,让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与匠心魅力触手可及。

作为区级木作工具制作技艺项目人,顾惠明在10月3日宝乐汇非遗市集与10月4日宝山滨江集美展览中,展出了微缩纺织工具和微缩农具两大类近20件作品。这些作品以顾大师的巧思为骨、以岁月传承的技艺为肉,让60岁以上的老人驻足凝望时,总能脱口而出“这是当年的纺车”,指尖抚过木纹便想起当年在田间劳作的晨雾与灶火;而小朋友们则围着免费赠送的鲁班锁雀跃不已,反复拆装,在榫卯的咬合中触摸“天工开物”的智慧。正如顾惠明所言:“非遗不是陈列在玻璃柜里的标本,而是能让人‘用过瘾、玩过瘾、看过瘾’的活态传承。”

当双节的月光洒向宝山,顾惠明与他的微缩木作工具们,正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传承”二字的深意——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非遗在每一次凝视、每一次动手、每一次讲述中,生长出新的可能。这场非遗造物集,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宝山北转型的生动实践。在这里,非遗活了起来,文化火了起来,而匠心,正以最温暖的方式,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承故事。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工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