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人工智能学院学子树立职业理想,10月13日下午,上海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卢航走进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从学徒到工匠大师——成长诠释工匠精神”主题讲座,为学生们带来一场兼具技术深度与精神温度的职业指引。
讲座伊始,卢航大师以“你的未来,是什么模样?”为题互动提问,围绕“为何选择汽车专业”“未来工作场景想象”“对‘修车师傅’的第一印象”等问题,迅速拉近与学子的距离,激发现场思考。随后,他结合自身38年汽车维修从业经历,串联起“扎根坚守”“成长突破”“创新引领”“传承发展”四大成长阶段,生动诠释工匠精神的实践内涵。
在“扎根坚守”篇章,卢航大师回顾1987-1997年的学徒生涯,分享自己在“脏活累活”中熟悉车辆构造、首次将单管路气制动改装为双管路提升安全系数的经历,强调“能者为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谈及“成长突破”,他以“工匠精神=技术精神+科学管理”为核心,通过VOLVO标准化示范车间、“五个一百万”计划两大案例,展现技术与管理的双轮驱动。“创新引领”环节,他聚焦新能源汽车转型浪潮,讲述自己主导或参与制定《纯电动公交客车维护技术》等国家及地方标准、攻克电池热稳定性技术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历程,在国际舞台上,他从世界技能大赛裁判成长为第47届上海集训队专家兼教练组组长,带领上海队创历史最好成绩,培养第48届夺金选手,彰显“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工匠担当。在“传承发展”部分,他提出“工匠精神=开放分享+责任担当”,介绍其工作室发展历程,展现工匠“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传承力量,尤其提及首创防疫隔离改装公交车的社会责任实践,让学子深刻理解“维修好每一辆车就是创造价值”。
讲座尾声,卢航大师以“你们,就是未来的大国工匠”发出号召,寄语学子:“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只要注入工匠精神,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鼓励同学们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实训,将个人技能成长与交通强国建设绑定。整场讲座打破工匠精神“口号化”认知,既让学子感知到精准检测、专注修复的实践本质,更点燃了大家对专业的热爱,为未来职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本次分享加深了同学们对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认知,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今天的所听、所感、所悟,转化为刻苦学习、锐意进取的实际行动,以劳模工匠为榜样,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努力掌握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