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大师工作室团队带领市民沉浸式体验榫卯千年匠心

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0

10月18日,杨浦区五角场广场化身流动的传统文化长廊,“璀璨中华·文韵申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此盛大启幕。在校团委组织推荐下,我校关工委特聘“五老”指导团成员、上海工匠、城市空间数智学院实训组主任顾惠明领衔的工作室团队“班门弄榫卯”展区,“无胶无钉、纯手工榫卯”的技艺,吸引众多市民排起长队争相体验,在指尖触碰中感受“木头握手”的东方智慧。

作为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的展示项目,本次“班门弄榫卯”展区秉持“可触可感”的设计理念。工作室精心挑选可拆装微缩榫卯节点、斗拱模型、折叠衣橱与折叠椅子等创新展品,直观展现从“阴阳互缺”的榫卯结构精髓。其中,斗拱模型以高精度复刻古代建筑构件,其构造让观众深刻领悟传统木艺营造的智慧;折叠衣橱与折叠椅子则通过榫卯结构实现“一触即开、一推即合”的现代生活应用,彰显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价值

活动现场,鲁班锁体验区成为人气焦点。在木工大师团队成员郁勇勇悉心指导下,市民们亲手尝试拆解与重组这种“无钉之锁”,在反复操作中体会“榫卯咬合、刚柔并济”的力学之美。一位带着孩子参与的家长感慨:“原以为榫卯只是老祖宗的旧手艺,没想到拆装时能感受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精准,这种‘活’智慧比书本上的知识更让人震撼!”这些作品不仅是技艺的载体,更是传统木艺的哲学具象化——每一处榫卯都蕴含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辩证智慧,每一次拆装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生动诠释。

本次嘉年华活动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指导,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同济大学、杨浦区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活动通过“展、演、学、做”四位一体的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从“校内自选”走向“市域共享”。而木工大师工作室的存在,正是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生动写照——当市民们触摸着无胶无钉的榫卯结构,当孩子们在拆装鲁班锁时发出惊叹,传统工艺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活态文化基因。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工会版权所有